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画说库伦 阿·宝音 (文/ 图)

[复制链接]

4058

主题

4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015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5-9-28 0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内蒙古

7df2385cda1d77cdcf197c54965ed6f4.gif
    库伦是我的故乡,是一个神奇又魅力四射的土地。自我呱呱坠地到十六岁踏入师范学校那年,我从未离开过故里。后来为了追寻所谓"伟大" 的梦想,才与故乡阔别多年。我上师范后不久,家也从童年所在的村落 "哈旦" 艾力迁到了镇里……数年前,我为了创作一幅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的作品,去延安采集了一些素材。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陕北黄土高原。初次亲眼见到黄土高原的原色原貌,便被那巍峨耸立、连绵不断的黄土悬崖所折服。这般壮观的黄土沟壑自有其独特之处—— 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家乡的沟壑与黄土低坡,竟与它有着几分颇为相似的模样。    但库伦并非只有高原黄土特色——它是燕山山脉北部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的地段。南部浅山连绵,中部丘陵起伏,中间养畜牧河蜿蜒流淌,北部沙丘绵延。形成浅山、丘陵、沙丘、湖泊、河流‌等独特的地理风貌。库伦旗土壤母质也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岩石风化母质、黄土母质、洪积母质、风积母质、湖积母质。    小面积的土地镶嵌着万象地貌的密码,这便是故乡的灵魂—— 它宛若大自然用亿年时光压缩的琥珀,将浅山的筋骨、沙丘的纹路、河流的脉络一并封存在黄土褶皱里。    这个掌心大小的“琥珀”,早已成为我魂牵梦绕的执念:春草萌发的墒情、秋叶坠落的弧度,甚至风蚀崖壁的每一道裂纹,都在我画布上生长成独特的肌理。你看那笔触间洇开的褐黄,原是故乡沙丘在晨雾中的剪影;那抹跃动的翠绿,分明是养畜牧河冲刷出的生命脉络 ——它以血脉相连的姿态,让我的每幅画都成为故乡地貌的镜像。
a5fbad7989bd684c6f80f5e7055eca76.png
养畜牧河岸            阿·宝音    20×27 cm(水彩画)上“库伦”的路    “哈旦”艾里—— 我度过童年的小村庄,坐落在铁牛河北岸。村子不过三十来户人家,由一队、二队两个生产队串联而成,我家住在村东头的二队。要形容它的地貌特征,就必须提出那黄土高原的沟壑了。古人们的智慧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村的每家每户都紧紧挨着高高的黄土悬崖。有的甚至巧妙地挖进了硬硬的黄土悬壁,是为了避免冬天的寒冷。散落在小河边的家户吃的水便是那条潺潺流动的小河之水。一条仅容毛驴车通行的土路,蜿蜒穿过村庄。它像一根细细的丝线,一头系着炊烟袅袅的小院,一头连着远方神秘的“库伦”。在年幼的我眼里,这条布满车辙的小路,是通向世界尽头的神奇通道,每一次踏上它,都像是在开启一场不知终点的旅途。    那时候,通往“库伦” 的土路像一条绷紧的弓弦,颠簸的毛驴车摇摇晃晃碾过岁月,进城从来不是件轻巧事。除非家中大事压肩,或是春耕时急需添置犁铧、耙齿,又或是播种前必得采买谷种、菜籽,人们才舍得踏上这段风尘仆仆的路。平日里,村庄与城镇隔着重重纱帐,进城的机会金贵得如同腊月里的暖阳。
cf6ff95f549d03d4be84d46d831ff9f7.png
   上“库伦”的路 阿·宝音    60×90 cm(水彩画)    在我的记忆里,去“库伦” 的长路总蒙着一层模糊的光晕。父亲作为民办教师,半生与书本粉笔为伴,家中田地仅有巴掌大的自留地,再加上院角那方围着柳条篱笆的小菜畦。母亲常握着铁锹翻松泥土,种些应季的青菜—— 锄头镰刀够用就好,菜种也靠自家园圃留取,这般自给自足的日子,自然没什么进城的由头。那些年,进城的次数屈指可数,每一次往返,都成了平淡日子里泛起的涟漪,那些嘴里含着冰糖的返回路上的喜悦如今已成为记忆深处微甜的酸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库伦元火网 ( 蒙ICP备13001995号-1 )|网站地图蒙公网安备 15052402000112号   

GMT+8, 2025-10-7 00:08 , Processed in 0.14329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