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通辽日报解码库伦旗《红楼梦》收藏家的坚守与热爱

[复制链接]

4058

主题

4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015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5-9-28 06: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内蒙古

0b093bda7248ef59d4f495fb7375be34.jpg
走进库伦旗收藏学会主席,北京红楼梦研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曹雪芹研究学会会员刘新华的客厅,一排书架赫然摆放在醒目位置,几百本各种版本的《红楼梦》静静的躺在书架上,像一段尘封的历史,默默的讲述着时空留下的记忆,一下子让人肃然起敬。《红楼梦》这部宏伟巨著给世人是无尽的知识宝库,几百年来无数爱好者趋之若鹜,留下了宛若繁星的批注和解读,一直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位置。今年49岁本命年的刘新华,历经三十多年的收集整理,已经拥有《红楼梦》线装古籍本、石印本、刊行本、套色影印本、脂批本、汇校本、插图本、毛边本、内部发行本、有编号限量版、纪念版、珍藏版、英文版、日语版、蒙古语版等;从清代、民国、至八十年代各种版本二百多套近400多册;另有早期国内外香港、台北红学界名家研究论著图书和红楼梦连环画 100余册。所藏红楼梦古旧图书出版年限早发行量少且均已绝版 ,整体九品以上。其中光绪年间白棉纸木刻插图版足本《金玉缘》和亚东版本的《红楼梦》,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民国全本绘图《红楼梦》尤为珍贵。为红楼梦收藏界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传承,曾被通辽市评为红学史上的最美书房!刘新华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别的孩子嬉笑打闹的时候,他总在家乡唯一的图书馆里读书,那时候“小人书”非常盛行,就是那种带着图画,底下配有简短文字巴掌大的连环画,让他非常痴迷,很多时候图书馆要关门了,他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他老家有一个老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老人家很喜欢读书,手里也有一些书籍。每次回老家他都要去找老人家要书看。一次翻到了一本残缺的《红楼梦》,他一下子喜欢上了,仿佛是命中注定,自此他收藏红楼梦的生涯,一发不可收拾。他利用各种机会找老爷爷,听他讲解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对红楼梦的兴趣逐渐加深,如今他还念念不忘老爷爷对他的启迪。他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买书上,尤其喜欢收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初中的几年里,他已经有十多套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到了高中他的视野逐渐开阔,开始有目的进行收集,高中三年他拥有了五六十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他一边收集,一边阅读,《红楼梦》深深的吸引了他,真正成了一个“红迷”,对其中蕴含的道理有了一定的理解。高中毕业后,他开始有目的的进行专项收集《红楼梦》,当时有了一些早市书摊,他抓住各种机会,到书店、废品收购站查找和购买红楼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收藏的红楼梦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系列。渐渐的他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就和家里人商议去深造。父亲看到他的执着劲同意他去学习。他选择去青岛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学习美术和旧书版本鉴定。两年半的学习不仅让他脱胎换骨,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赢得了美术专业的杭州美女的青睐,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他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开始了一边买卖艺术品,一边收集《红楼梦》的生活。他的足迹遍布了北京、上海、浙江、无锡等地。每到一个城市,他首先去当地的图书馆,古旧书店,艺术品收藏市场寻找各种版本的《红楼梦》,遇到喜欢的,宁可饿着肚子也要买下来。当时他认识了一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授,那位教授有很多藏书,尤其关于红楼梦的书籍很多,刘新华三番五次去教授家学习和探讨,老教授也很喜欢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足足五年的时间,老教授被他的执着感动,临终前告诉子女一定要把所收藏的《红楼梦》书籍尽数赠送给他,这让他的收藏有了更多的内容。他通过别人得知香港有一位收藏《红楼梦》的人要出售一些关于《红楼梦》的书籍,多方周折他联系上了卖家,邮寄途中书籍连同其他物资被扣押了,他左等右等都没有结果,得知被扣押后他心急如焚,好在一年后书籍被退回,用另外一种渠道到了他的手里。江苏研究学会出了《红楼梦研究期刊》,每年一期,一共发行了十四期,他想尽办法收集,开始时印刷数量比较多,还好找到,后来印刷数量越来越少,最后三期间隔了八年时间。尤其最后一期数量更少,极难找到,但这个刊物史料价值极高,都是红学名家的著作。刘新华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全部收集全,这也是他的重要收藏品之一。内蒙古出版史在庆祝内蒙古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专门出版一本蒙文版《红楼梦全集》,并对红学爱好者免费赠送,刘新华得知消息后,积极报名参加,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红楼梦全集》。一九八二年,文化部要求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出版一套普及版的《红楼梦》,他无意间得到了这本书的征求意见稿,是专家校对时的初稿,这对《红楼梦》收藏爱好者的他无疑是锦上添花。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资深的红学专家,发现了一套品相极好,稀缺的《红楼梦》连环画,他一下子走不动道了,连续多次到收藏家里拜访,最终如愿以偿。多年来,他一边收藏一边学习,从《红楼梦》中汲取了足够的精神食粮,对人生,对事业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就是这样一次次在收集《红楼梦》的路上不知疲倦的奔波着,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无数个夜晚他孤灯独对,努力的学习和研究。无数个白昼,他翻晒书籍,整理、封存和归档,只有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完美。他并不富有,很多时候家里人也很不理解,尤其家里需要钱财时,他感到很无力,但一种信念在支持着他,此生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红楼梦》古旧版本收藏做到尽善尽美。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间。有人成了官员,有人成了学者或者商贾。历经五千的中华民族,文脉之所以得以赓续和发展,正是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守护,做一件事坚持三年,五年已经很不错了,但用一生去守护一件有意义的事,一定是非凡的人,愿刘新华的收藏之旅越走越远。









作者 | 董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库伦元火网 ( 蒙ICP备13001995号-1 )|网站地图蒙公网安备 15052402000112号   

GMT+8, 2025-10-14 04:06 , Processed in 0.124807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