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代是蒙古族舞蹈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明珠,是库伦人民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古稀之年的那仁满都拉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见证了安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守住非遗源头,续写着安代传奇。
走进那仁满都拉的家,一张摆满了书籍和草稿纸的桌子吸引了记者的眼球。那仁满都拉拿起一沓正在编辑整理的安代艺术资料对记者说: “我从小与安代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想把这50多年来对安代的调查研究、认识了解,同老一辈安代艺术家的经验基础结合,整理些安代的真实材料,记录安代的故事。”
1945年,那仁满都拉出生于安代发祥传承基地——库伦旗养畜牧嘎查。丰厚的文化积淀、家族的艺术熏陶,那仁满都拉从小就对安代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从学生时代起,他坚持跳安代并通过博取众家之长、拜名师的方式学习安代,从此踏上了他的艺术之路。 那仁满都拉结合原有的安代曲调和动作,对安代艺术深入研究又推陈出新。2008年,他以蒙古族安代舞入选民间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作为内蒙东部区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典礼。那时候,我从事民间艺术有四十年了。当时,我就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定要传承发扬好安代艺术。是这么想的,也一直这么做的。”
为了扩大安代影响力,那仁满都拉在中学任教期间,率先将当地学校的课间操改为安代舞并广泛推广。现在,库伦旗多所学校已把课间操改成安代舞,并编入到音乐课程当中。 “安代舞现在已然变成了整个蒙古族的文化瑰宝,现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有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教孩子安代舞的曲调、基本动作,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安代舞,会跳安代舞。长大了以后也不会忘记我们民族有个世界闻名的安代舞。”
库伦旗乌兰牧骑队长敖根巴雅尔,谈起那仁满都拉对安代文化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更是娓娓道来。 “他是土生土长的养畜牧嘎查人,很好地记录下了村子里老一辈人怎么跳、怎么讲述安代的,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在传承安代方面,把很多宝贵的东西,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提供材料,给我们讲述。作为艺术工作者,他的这种传承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库伦旗是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发源地,安代文化浓厚热烈,也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多年来,安代艺术形式已从民间艺术发展成舞台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仁满都拉说: “(蒙语)解放前,跳安代是以治病为主。解放后主要是以歌颂党、歌颂美好生活为主。80年代后多为健身或传承而跳的。安代从民间艺术慢慢发展成了舞台艺术,从舞台艺术的唱跳形式变成了舞剧形式,从寥寥可数的几个人慢慢变成全民参与的舞蹈。现在,库伦旗蒙古族人里从6岁的小孩到90岁的老人都会跳安代。”
《欢庆丰收》《万岁安代》《万岁人民》等曲目被那仁满都拉系统归纳成经典曲目。他撰写的理论文章《安代及发展概况》填补了安代理论的空白。现在,他的安代嫡传弟子遍布全区各地。那仁满都拉说安代的传承发展之路永无止境,他要用一生助推安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也是我想出书的原因,给子孙后代留个真实的安代,不然等我们这一辈人不在了就没人知道安代了,出本书记录下来,他们才能知道我们做的民间艺术是什么。”
如今,在那仁满都拉的影响和带动下,唱安代、跳安代已经成为库伦老百姓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0多年来,老人对安代艺术的发展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现在,库伦范围内有多个安代舞民间文艺团体,这是好事。安代被传承被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了,民间艺术被人们记住了,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了,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往后,我们更加努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传承发扬安代艺术。”
记者:包乌云
编辑:通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