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过的路面、整洁的村居、纵横的人行便道……日前,记者来到六家子镇马拉吐嘎查,这里已完全看不出曾经那个贫困村的影子。
“自从‘第一书记’来到以后,沙陀子里的路修通了,沙漠衬膜水稻栽上了,扶贫牛牵回来了,荣书记是我们的大恩人呢!”正在喂牛的该嘎查村民哈拉巴拉动情地说。
2017年4月,荣志刚到马拉吐嘎查担任“第一书记”。但是,他与这个嘎查的情缘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了。2010年以来,该旗公路段就是该嘎查的结对共建单位。通过入户走访,荣志刚和同事了解到该嘎查小北沟有8户村民集居,被沙陀子包围着,没有道路,出行全部靠马和驴拉车。
荣志刚和同事们商量之后,决定帮乡亲们修路。然而,修路是个大工程,落到实处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嘎查两委班子过去并非没有意识到道路畅通对村里发展的重要性,但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村里没钱,村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如何妥善解决修路资金,又不额外增加村民负担,成了他们要解决的核心症结。
为解决修路的资金问题,荣志刚和同事们联系扶贫办、其他包联单位,能想的办法都试了一遍,最后总算在没增加村民一分钱负担的前提下,筹齐11万修路款,让乡亲们期盼已久的“出门路”动了工。小北沟的8户村民再不用为走出家门发愁了。
路修好了,荣志刚就开始琢磨起了帮助村民搞产业,但是他发现,村民大都不懂技术,再加上长期的贫困,村中懒惰的风气比较严重,很多贫困户仍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为此,他常常为村民讲一些典型的扶贫立志案例,分享脱贫先进人物的脱贫经验和故事。通过对村民“细水滴灌”循循善诱,许多贫困户的思想状态都有了极大改变。
随着三到村三到户项目的来临,荣志刚觉得这是一次绝佳机会,在他几个月的努力下,终于为村民争取到了170亩沙漠衬膜水稻工程项目。由于项目审批流程与程序需要时间,荣志刚为了让项目尽早落地,挨家挨户与贫困户沟通,又多方协调,通过租赁铲车、钩机等工程车辆加快进度,确保及时顺利播种。
如今,水稻马上就要丰收了,每个贫困户的10亩沙漠衬膜水稻,预计亩产值1500斤以上,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
“沙漠水稻眼瞅着就收割了,这多亏了荣书记,我们都知道他在跑项目,落实项目的时候有多难多苦,但他从没有跟我们抱怨一句,真是好书记呀。”精准识别户叶述千说起荣志刚,眼里泛起了泪花。如今,他家用扶贫贷款买的两头牛,也已经下了一个牛犊,市场价8000元。这些好政策让叶述千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还没等秋收,荣志刚就开始与嘎查的两委班子计划着明年的事儿了。“等秋收后,我们带着大家伙儿到沙漠衬膜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提高水稻产量。另外,引导村民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多元产业,只要产业发展稳定,村民们日子是会越过越好的。”
文字来源:郝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