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安代网--记录库伦的点点滴滴

搜索
查看: 11225|回复: 2

杰出的乌兰牧骑工作者——牧兰

[复制链接]

3828

主题

48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4-8-16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乌兰牧骑自上世纪诞生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队伍,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她以继承发展民族艺术、弘扬光大时代精神和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己任,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赞扬。从而享誉全国以至世界。
乌兰牧骑在长期深入生活、贴近群众之中,不断创作出了富有草原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民族艺术人才,许多人成为杰出的艺术家。牧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牧兰(1943—2009)出生在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族姑娘,从小在家乡是听着、唱着民歌长大的。中学毕业以后,由于她的唱歌天赋,在1963年被破格吸收为库伦旗乌兰牧骑队员,1965年调到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在这支队伍中她成长为著名歌唱艺术家和出色的组织者,她把自己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乌兰牧骑事业。在长期主持直属乌兰牧骑工作期间,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建队方针,勇于改革创新、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坚持深入基层,为直属乌兰牧骑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牧兰曾相继被选为第四、第五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政协委员、乌兰牧骑学会副会长、全国和自治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文化系统模范党员、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先进工作者、奥运火炬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过数十项艺术成就的奖项。在她退休之后,于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表彰她所作出的业绩,隆重地授予她“乌兰牧骑特别贡献奖”。
牧兰一生的事业是在乌兰牧骑队伍中渡过的,她的成长与成就历程,正是这支队伍发展壮大、从草原走向世界这一辉煌成就的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牧兰被推上了直属乌兰牧骑的领导岗位。摆在她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改革。直属乌兰牧骑虽然只有40多人,但是他们的任务是面向全区。牧兰带领一班人首先制订了队伍重组——优胜劣汰、改革分配——打破铁饭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直接触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所遇到的困难与阻力是可想而知的。牧兰以其执著、毅力、耐心和智慧,妥善安置了编余人员,合理解决了分配问题,稳定了队伍。随之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扎扎实实地展开了以加强艺术生产、狠抓演出质量为核心的提高演员队伍整体艺术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等有力举措。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建立雷打不动的天天晨会制度,从每天每周每月和全年的工作计划、总结到批评表扬等都在晨会上向全体人员通报,听取大家对领导的意见建议,加强了工作透明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这时求贤若渴的牧兰,不辞辛苦、四出奔波、克服种种困难,从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通辽等艺术团体和各艺术院校先后调进了优秀演员和学员。使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和管理面貌为之一新。
直属乌兰牧骑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建队方针,是一支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优秀团队,长期保持了在全区乌兰牧骑队伍中的领先地位。先后获得文化部授予“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称号、中宣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特别奖”、自治区党委授予“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以及连年的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等等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中最让牧兰引为骄傲的是乌兰牧骑受到了广大牧民的欢迎和爱戴。
牧兰以乌兰牧骑为骄傲,是不论她作为一个普通队员,或是担任领导职务,都从未离开过草原,从未离开过舞台。无论她的工作多么繁重,脚步多么匆忙,都要把歌声送到牧民中去。
牧兰有幸参加了1965年和2000—2001年两次乌兰牧全国巡演。 1965年巡演是在周总理和乌兰夫同志亲自倡导下进行的,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牧兰作为优秀的青年女高音歌手参加演出,期间受到周总理12次接见,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参加巡演队员时,牧兰与队友共同献上了一曲《草原儿女爱延安》这让她终身难忘;2000—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了“乌兰牧骑全国行”,牧兰作为领队兼演员在中原和西南地区演出。而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在这时隔37年两次大规模巡演中,牧兰竟是唯一一位都能参加又在坚持演唱的歌手。
1993年、1996年分别受自治区和国务院新闻办的选派,直属乌兰牧骑先后前往台湾和美国华盛顿等七城市访问演出,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传播我国民族文化,展现民族艺术风采,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台湾同胞和美国观众对演出的共同反映是:具有浓郁蒙古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和鲜明草原生活气息,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这两次访演是对直属乌兰牧骑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他们出色完成了任务,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领导亲自批示,对上述活动都给予了肯定和表彰。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牧兰先后到亚、非、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她曾用法语、斯瓦希里语等到多国语言为当地观众演唱,受到热烈欢迎。
1995年这支队伍以其高质量的演出、严谨的管理体制,引起了水利部领导的重视。经过自治区领导的同意,直属乌兰牧骑在保证区内演出的前提下与水利部实行共建,兼称“水利部乌兰牧骑”,使得改革向前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共建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冒着严寒深入到北部边境线上、顶着酷暑南下祖国南海海疆,把歌舞送到水利工程第一线上,活跃了偏远艰苦地区水利职工和给水部队战士的文化生活。
他们深入水利工程第一线演出,活跃了偏远艰苦地区水利职工的文化生活,也使团内的演出设施、演职人员生活等物质条件得了改善。
1999年牧兰精心组织创作演出的舞蹈诗《生命欢歌》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委派,赴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受到国家有关领导、文化部和各大媒体以及北京市广大观众的高度称赞。布赫同志和在京的内蒙古老同志亲临观看。在剧场布赫同志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他说:“看到乌兰牧骑演出非常高兴,乌兰牧骑就是要在不断创新中求得发展。”
2005年是直属乌兰牧骑建立的40周年。牧兰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忘记牧民,乌兰牧骑要是离开了草原和牧民,就会失去自身的生存价值。我们和牧民一起纪念自己的节日更有意义。牧兰带领全体队员来到水草丰美的克什克腾草原与广大牧民共同举行庆祝演出,她为来自四面八方的牧民一连演唱了五首歌曲,最后,用她演唱了43年的一曲《牧民歌唱共产党》激情高亢的歌声结束了这次草原上的盛会。牧民们给她献上了一束野山花,与她热情拥抱,并演唱了一首民歌,场面十分感人。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这竟是牧兰在草原上最后的一次演唱……。
牧兰40多年的歌唱生涯,是一个民间歌手走向艺术家的成功历程。她演唱的歌曲多达数百首,在演唱风格上,却一直秉承着民族民间的韵味,不遗余力地探索和追求最能适应群众欣赏习惯的唱法,她没有进过高等艺术院校,但她虚心向老一辈歌唱家求教,向民间歌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演唱技巧。她的演唱之路清晰地体现了:既保持淳朴的科尔沁草原民歌的原生态音色,又善于对现代民族唱法以至美声的吸收运用,把长调短调技巧予以有机的融合,加上她在演唱中的感情投入,彰显着牧兰一生中对歌唱艺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她特有的风格底蕴,为民族歌唱艺术的传承弘扬做出了优异贡献,为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了一份可贵的财富。
由牧兰女儿阿·斯琴用了三年多时间,撰写的这部传记体著作《牧兰传》是她怀着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无限的思念,以真实生动的笔触,记叙了牧兰一生的经历。《牧兰传》一书的出版,将为读者展示牧兰这位终身从事乌兰牧骑事业的艺术家的生活轨迹。为我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牧兰、怀念她的业绩,提供了至为珍贵的史料。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协会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 本帖最后由 易真 于 2013-5-14 16:10 编辑 ]                       

                                                        图片附件: [蒙古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牧兰] 9.jpg (2013-5-14 16:09, 0)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
http://club.history.sina.com.cn/attachment.php?aid=1079350                               

[img][/img]                                               

作者: 易真    时间: 2013-5-14 16:13             标题: 牧兰传       


前言(二) 6716288ctvb1cicvxzdpz&690.jpg

                                                         

3828

主题

48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2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牧兰——一个执著的乌兰牧骑人
草原是我的故乡,也永远是我歌唱的舞台。这是牧兰发自内心的声音,饱含着她对草原的热爱,对歌唱事业的执著。
牧兰1943年出生,是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姑娘,是在乌兰牧骑队伍中成长起来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牧兰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从未离开过草原。她走进偏远牧区的蒙古包,把歌声送到牧民家里,也为成千上万的人群放声高歌;她曾为井岗山红军老战士献歌,又曾为敬爱的周总理演唱;在非洲她的歌声让上万黑人听众激动地与她同歌共舞,在巴黎她唱起怀念巴黎公社起义的歌曲,让法国人为之惊奇和敬佩。掌声鲜花喝彩始终与她相伴,她在生命之路上,踩下了一个个成功的脚印。
就是这样一位用她甜美的歌声,给人们带来欢快、感动和鼓舞的歌者,却曾受到病魔无情的摧残,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病魔做着顽强的斗争。就在她被实施大手术之后
,还坚强的说;要是有一线希望能够站起来,我还要歌唱。但她也给家人留下了身后不作任何祭奠形式的叮嘱。不久,她忍受着剧烈的病痛,微笑着安祥的离去了。本不该离去的她过早地离开了。这是20094月的一天。
幼小的牧兰在祖母身边听着她唱不尽的民歌长大。她中学毕业不久,一次在家乡那达慕大会上一展歌喉,优美的声音打动了库伦旗主管文化的领导,遂被吸收为该旗乌兰牧骑队员,成了最基层文艺团体中的一员。她不以自己好嗓子的天赋而自满,从进入乌兰牧骑那天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向着专业歌手的方向努力。不久,在几次全区、全国性的文艺会演中,牧兰崭露头角,她那清新圆润极具草原风韵的特有音色让人耳目一新。于是她有幸参加了上世纪
60年代中期那次走遍全国的乌兰牧骑巡演,其间更显示了她的歌唱潜质,1965年被选调到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
正当她对歌唱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在她的头上。文革中她受到了种种迫害。而在极度困难和痛苦中,她想尽办法冒着随时可能被抓捕揪斗的风险,到群众中去演唱。执著地践行着:歌唱是我的生命,我要用生命歌唱。她那坚定不移信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牧兰迎来她演唱事业的高峰。她走遍了草原,放开歌喉,演唱着一首首深情感人的歌曲,抚慰着温暖着牧民的心,也使她被压抑已久的热情得以抒发。
从乌兰牧骑队员到相继选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代造就了一个从草原走来的歌唱家,也把她推上了领导工作岗位。牧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主持工作20多年。工作上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把直属乌兰牧骑办得有声有色,多年持续保持了自治区和全国先进团队的称号。她的业绩人所共知可圈可点,其主要在于
:直属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了乌兰牧骑的正确方向;在继承发展创新民族艺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艺术人才;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当牧兰年届花甲,在行政职务上即将离任的时候,文化厅党组于
20039月作出了对她继续留任的决定。决定中指出:鉴于牧兰同志在艺术事业上的卓越成绩以及在自治区文化艺术界的重要影响,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牧兰为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聘期三年。
牧兰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她主持下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集体,可是她容不得领导成员在原则问题上有半点疏漏或妥协。凡是她认定的事情就会百折不挠地做到底。有时她那严历的批评令人难以接受,因此也常常在无意中就得罪了人。但为了工作她也常与大家沟通,勇于承认缺点改进工作方法。一位她的下属曾有这样评论,牧兰对你狠起来不给你留半点面子,当时真有给她两拳的想法,可是平心而论她指出的都是工作上的关键问题事实证明她是对的。还有一次因为体制改革上的争议,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暴躁地跟牧兰吵闹不休,而她此时却沉着冷静,谆谆以教,最后使得年轻人落泪诚服。工作上的严谨认真,更表现在她对团内演职人员生活上的关心,想方设法不让常年下基层演出的人员有后顾之忧。
牧兰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在乌兰牧骑渡过,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像她这样有40多年队龄的老队员如今还坚持在乌兰牧骑岗位上的在全区几十个乌兰牧骑当中已为数极少了。2001年在乌兰牧骑全国行巡演时,她率直属乌兰牧骑来到河南省。郑州一位曾于1964年聆听过牧兰演唱的观众,闻讯驱车500里赶到豫北浚县专为观看乌兰牧骑演出。他感慨的说:早在1964年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乌兰牧骑演出,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不想这竟是30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我已年近花甲,可是乌兰牧骑还是那样年轻火热,牧兰的歌声依然婉转动听不减当年。
据我所知,从1964年举办的乌兰牧骑全国巡演到2001乌兰牧骑全国行这两次大规模的巡演活动已经相距37年之久,而在这两次活动之中都能有机会参加演出的队员只有牧兰一人。
牧兰就是这样一个为她所热爱的事业不惜倾注自己青春与生命的执著的乌兰牧骑人。
牧兰离开了我们,而她的歌声将永远留在她的故乡——辽阔的草原上。

李洪军2011-3-28

3828

主题

48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牧兰传》序

阿古拉




著名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草原文艺轻骑—乌兰牧骑的优秀队员和出色的组织者、为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而奋斗终身的自治区歌坛明星牧兰同志逝世已经两年了。明星的陨落自然是广大观众精神文化生活中难以弥补的损失,也是我区文化事业一个损失。而对她的亲属来说更是是沉重的打击。在极度的悲痛中,牧兰的女儿阿·斯琴编写了一部缅怀自己亲爱的母亲的书:《牧兰传》。她将书稿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意在征求我的意见。同时,阿·斯琴的父亲阿拉坦巴根先生也打来电话,希望我为这本书写个前言。父女俩的态度极为诚恳,而且理由也比较充分,说:“你是牧兰的领导,又是她的生前友好,最了解牧兰,所以,写前言的事就只能拜托你了。”实际上,我并没有当过牧兰的直接领导,只因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任职和自治区文联兼职期间,经常接触文艺界,结识了不少作家、艺术家朋友,而牧兰是我近二十年来接触比较多的朋友之一。这一方面与我对乌兰牧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牧兰同志强烈的事业心和执着的追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喜欢看家乡的乌兰牧骑的节目。后来在锡林郭勒盟工作期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有很多机会接触各旗县市的乌兰牧骑,经常看他们的演出,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每每被他们那种热情奔放而又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短小精悍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艺节目所吸引,为他们那种常年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到自治区工作以后,也是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到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去搞调研,观赏他们创作和表演的节目,也曾有机会带领他们到区内外各地巡回演出以及出国访问演出,亲眼目睹牧兰团长带领全体演职人员为继承和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在新形势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事迹,进一步加深了对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和牧兰团长的了解。因此,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位逝者朋友的爱人和女儿,于是,就当成是他们父女二人交办的任务接受了下来。
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稿后,却感到完成这项任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过去也曾为几部书稿作过序或写过前言。那些书的内容大多是文学作品和一些学术论著,我所写的前言和序文大凡是介绍那些书稿的内容,评价作者或编辑的编纂水平以及出版发行那些书的意义等等。这也是通常写序的传统格式和体例。然而,这次我试着打破这种传统格式,不准备评论这位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儿在无限悲痛中用眼泪浸泡出来的书稿了。因为书中通过对牧兰生前工作和生活片段的真实记录,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故事生动,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特别令人赞叹的是《人生如歌》这个书名起得非常好,生动而贴切地比喻了牧兰所走过的精彩的人生。写牧兰这样一位著名歌唱家,这个书名再恰当不过了。另外,书中收入的关于牧兰的一些通讯报道以及其他文章也都真实地记录了她生前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生动场景。所有这些已经给广大读者再现了这位艺术家灿烂的形象和独特的风采。因此,我觉得按照通常写前言和序文的格式和体例去介绍和评价本书的内容以及出版发行的意义已无必要,只好写下了如下感受,以表达对这位艺术家朋友的缅怀之意。
牧兰是一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她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首先是因为她的歌声美丽动听,恰如天籁。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凡是听过牧兰唱歌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赞叹她那与众不同的甜美歌喉,于是,有人给她起了一个“草原百灵”的美称。这只“百灵鸟”唱了一辈子歌,她的歌声传遍了草原,传遍了全国,甚至传到了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我相信,牧兰生前所唱的数以千计的草原歌曲将长久地回荡在人们心中。但是,歌唱家在艺术上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她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牧兰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艺术家,还因为她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因为她自身的艺术造诣和素养。
蒙古民族自古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有人说,草原上的蒙古人从娘胎里就开始听歌,学会说话就会唱歌,血液里流淌着丰富的音乐细胞。做为孛儿只斤氏的后裔,牧兰的家庭保持着传统的蒙古族生活习俗和能歌善舞的文化传统。她自幼在祖母和母亲等亲人们的歌声中长大,接受了家乡浩如烟海的蒙古族民歌以及乌力格尔、好来宝、安代舞等民间艺术的熏陶。这种特有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无疑成为了养育这位歌唱家的温暖摇篮,对牧兰选择的艺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加入乌兰牧骑的行列更为她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文艺轻骑兵享誉全国的乌兰牧骑素以队伍精干,节目短小,自编自演,一专多能著称。乌兰牧骑要求每一个队员不但要会唱歌,还要会跳舞,会说好来宝,有的还要学会一两种乐器。一场演出下来,牧兰和她的队友们每人至少要出场五六次。青年时期的牧兰在舞台上也是一个多面手,不但唱歌说好来宝,还跳了不少舞蹈,而且,在当时的观众看来牧兰的舞姿很优美,肢体语言丰富而又生动。所以,当年的牧兰还是库伦旗乌兰牧骑的骨干舞蹈演员。可是,到后来人们渐渐地发现了她的音乐天赋。她本人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她决心主攻音乐。为了唱好歌,她不但自己起早贪黑,勤学苦练,还经常借下乡演出的机会虚心向农村牧区乡亲们学歌,特别是向草原上的民间艺人学习。在由于她自身的刻苦学习,加之每年上百场演出实践的锤炼,她的演唱技巧日臻成熟,特别是她演唱东部蒙古族民歌的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但是,牧兰并没有就此满足。她还要学唱汉语歌曲和蒙古长调。这既是乌兰牧骑队员一专多能的需要,也是勤奋好学而又性格倔强的牧兰的自我追求。牧兰刚刚读完初中就参加了工作,因为她读的是蒙古语授课的学校,很少接触汉语。她经常嘲讽自己的汉语水平,说她连自己的汉文名字都写不好(她的名字的本意应是木兰,但她开始写成牡兰,后改为牧兰),直到后来走上了艺术团领导岗位,她还在开自己的玩笑说她只会写“同意。牧兰”四个汉字。可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牧兰用汉语演唱的《富饶美丽的内蒙古》、《彩虹》、《蓝天的诗》、《百灵鸟在蓝天歌唱》等经典歌曲非常精彩,迄今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我曾有机会于 2006年夏季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率领直属乌兰牧骑的21名演员以中国内蒙古民族艺术团的名义赴美国访问演出。在美国巡回演出的四十天里,我们走了七个州,演出了三十多场。牧兰在每一场都唱了蒙古长调《辽阔的草原》和汉语歌曲《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赢得了观众的热情喝彩和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当那些黑、白、黄各种肤色的美国观众纷纷前来让她签名留念的时候,他们很难相信这位年过花甲的歌手竟然唱出那样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当然,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位从中国内蒙古草原深处走来的歌手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她唱的蒙古长调和汉语歌曲都是从民间歌手和老一辈歌唱家那里一句一句学来的。当然,在那一次的出国访问期间,乌兰牧骑的每一位演员表现都非常出色。他们的歌舞节目既表现了精湛的艺术水准,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因而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美国观众的喜爱,被美国同行称赞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演出”。同时,牧兰团长和乌兰牧骑队员们那种连续作战,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时地感动着我,同样也感动着所有与我们艺术团联络服务的美国人和中国使领馆的工作人员。
牧兰常说她这辈子与乌兰牧骑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她终生选择了走乌兰牧骑道路。乌兰牧骑给牧兰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牧兰也为乌兰牧骑奋斗终身,增添了光彩。因此,当人们一谈起乌兰牧骑就自然联想到牧兰,同样,提起牧兰的名字也很自然地想起乌兰牧骑。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大树上的一个红色枝桠,乌兰牧骑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为弘扬民族优秀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牧兰常说,“我在乌兰牧骑工作近五十年,没学会别的,就学会了唱歌。我决心一辈子歌唱草原,歌唱家乡,歌唱社会主义,歌唱共产党。”说她学会了唱歌是真的,而且唱得非常出色。但说“没学会别的”那是她过谦了。乌兰牧骑把他培养成了能歌善舞、一专多能的演员。同时,也把他培养成一名忠实的人民公仆。因为当年的乌兰牧骑担负着演出队、宣传队、工作队、服务队的任务,每次下乡时,除了文艺演出,还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同农牧民一起参加接羔保育、剪羊毛、打草贮草、抗灾保畜等体力劳动,为乡亲们无偿提供理发、修理家电、送医送药等服务。而牧兰始终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分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全区几十支乌兰牧骑中,像牧兰这样为乌兰牧骑奋斗终身的老队员并不多见。正是因为对乌兰牧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她才做到了一辈子为乌兰牧骑的建设殚精竭虑,将自己满腔热血全部献给了乌兰牧骑。由于她在事业上屡创佳绩,党和人民因此而给了她诸多荣誉: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她多次被评为全区和全国文艺战线先进工作者;先后当选为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各地军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特别是牧兰和她的队友们一起多次到中南海给中央领导人演出并多次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接见和招待,最值得牧兰感到幸运的作为乌兰牧骑演员代表受到党和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代领导人接见;她还和队友们一起先后到世界二十多个多国和地区访问演出,受到各国观众和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代网 ( 蒙ICP备13001995号-1蒙公网安备 15052402000112号  

GMT+8, 2024-5-17 06:00 , Processed in 0.144347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